规则是用来打破的
又到实临时间。图片
第四遍了。图片
突然就想要用这些汉碑中的字,来验证一下所知道的关于隶书的规则。 规则、规范、规律等等,在我心目中有三大类,本质上是不一样的。 大自然的规律,是打不破的,科学定律反映的就是自然规律,之所以科学定律有时候会被打破,那是因为弄错了,打破的只是科学定律,不是自然规律,一旦打破一次,这个科学定律就要改写了,不允许有反例。 社会的规则和规范,是人为规定的,用来约束我们的行为,这是打得破但不允许打破的,打破就要受处罚,有特权的情况另说。 文学艺术领域的规则,既不是自然规律也不是社会规则和规范,只是归纳出来的一些规律,经常存在反例,既可以打破也允许打破,只不过一般情况下,打破了作品就可能不好了,特殊情况下打破了却可能有彩蛋。图片
比如之前说过的隶书三味,就算是关于隶书的三个规则,其实就是从历代隶书作品里总结出来的,普遍情况下基本上都对,但到处都找得到反例。 比如要端正平稳,上面第四行的天,第五行的之和子,都有一种并不平稳端正的感觉,而且居然还挺好看。 再说蚕头雁尾一波三折,第一行的那个君子的长横,直愣愣地就横过去了,没有波折,没有蚕头雁尾,也没有觉得不是隶书或者很难看吧。 再说左右伸展,看看第四行的秋字,明明有能够伸展出去的笔划,却偏要缩在其他笔划下面躲着,却也不能说就不是隶书了,对吧?图片
既然文学艺术中的这些规则总是会有反例,也就是经常会被打破,而且打破了未必就不好,那么这些规则总结出来有意义吗?我们还有必要去了解这些规则吗?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了,大意是规则轻易别去打破,一旦打破必出精品。 前半句容易理解,这些规则不是白总结的,多数情况下不遵守这些规则都讨不了好去,比如绘画和摄影的构图规则,有水平线不要在高度的一半位置这个忌讳,因为这样会把画面正好分为两半,很呆板的感觉,不信你可以试试,这样构图的确有点难看。 后半句我的理解是,这些规则也不是不能打破,有时候打破规则还有惊喜,但“必出精品”四个字并不是说打破了规则一定有惊喜,而是是打破了规则就必须出精品,不然这打破就没道理,记得看到过一幅很棒的摄影作品,水平线就正好在一半的位置,在摄影比赛中是得了一等奖的哈。 隶书经典碑刻中,差不多打破了端正平稳这一条的字,都是很好看的,就是这句话的一个例子了。 记得格律诗总结的规则中,有除开叠字词外,尽量不用重复字这一条忌讳,因为一首诗中重复使用某个字,常常会让人感觉不舒服,但看看崔颢的《黄鹤楼》,除开三个叠字词外,黄鹤二字出现了三次,去字出现两次,人字出现两次,空字也出现两次,多次打破规矩,算是重复字用得最多的诗词之一了,但这首诗却获得极高的评价。 所以,规则还是要了解的,没那把刷子也别去轻易打破规矩,但也别觉得那就是绝不能打破的东西。图片
看看第二行的下字,两个以向上斜挑收笔的笔划,算不算打破了“雁不双飞”这条规矩呢?哈哈!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